• 全部
  • 基因谱新闻
  • 华大新闻
  • 深圳低碳产业联盟落户深圳
    2012年12月15日下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发起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战略合作暨深圳低碳产业联盟发起签约仪式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该活动的成功举办寓意着深圳低碳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并落户深圳。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丁福源、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经理陈泽广等领导和嘉宾共聚一堂,共同见证深圳低碳产业联盟成立的历史性时刻。 签约仪式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新闻发言人杨碧澄主持,首先,高国辉副秘书长介绍了联盟发起的意义及形式;汪建院长作为联盟理事长在发言中提出“三生”和“两标”,“三生”即将“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打造低碳循坏经济,同时希望四家发起单位能精诚合作,形成标志性科研成果,形成新城市建设标准;联盟发起理事单位代表李冰董事长首先代表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低碳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深圳面临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圳市政府于今年战略性启动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的规划建设,是深圳市在创新城市开发上又一次有利的实践;最后,唐杰副市长在致辞中强调,联盟的成立是真正践行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深圳是中国大陆最为清洁、低碳发展的城市,但与国际城市例如东京等还存在差距,所以还需要提高碳排放效率和能源的效率;同时希望联盟成为深圳转型中的重要标志。 随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总经理熊佩锦、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丁福源、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经理陈泽广分别代表联盟发起单位签约。 深圳国际低碳城战略合作暨深圳低碳产业联盟发起成立,是借力于第一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该联盟成立将生物科技贯穿于新形式下全方位为低碳产业链驱动,为社会民生及城市建设树立特色典范,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低碳城市建设运营道路。深圳国际低碳城战略合作暨深圳低碳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分别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国际生物基因低碳引领技术的研究机构,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国际低碳城运营主体,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运营的旗舰企业,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内低碳生态城、绿色建筑实践的先行者和推广者,比较完善构建企业、教育、科研、投资 “四位一体”新型合作创新机制,并最终打造成中国一流的产学研资一体化合作平台。 合作方将利用其在科技、资金、土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及在其领域内的龙头辐射效应,加强价值链集成和产业链整合,构建企业、教育、科研、投资机构之间合作的“四方一体”新型合作创新机制,同时将联合组建低碳生态城研究中心,建设具有前瞻性的循环经济研发中心,开展城市新农业、微生物高效降解及转化等新型产业模式及技术的研究机构,以建立新型城市生活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及生物经济产业链和模式为目标,将低碳城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产学研资一体化合作平台,推动国际低碳城的发展。 联盟成立之后,将进一步吸收各领域的领先机构,加强价值链集成、产业链整合和创新体集聚,致力低碳生态城建设运营创新模式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研发平台、应用平台、行业信息、知识产权、金融资本等核心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与政府沟通、配合的渠道,推动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服务体系的出台,促进成员单位的快速发展,形成中国低碳生态城产业运营集群。同时将积极促进绿色、自然、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建设和低碳绿色生活宣传。 深圳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无论在组团式混合规划,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行,生态新城示范还是低碳产业打造,城市公交体系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大量可圈可点的经验。同时这座城市拥有宝贵的创新文化根基,相对发育的市场经济体系,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素质的市民队伍,这些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依托深圳生态城市建设大背景,联盟将努力构建政府与低碳生态城产业运营集群之间的引导合作机制,将全力支持深圳建造成为低碳生态城建设的领跑者。
    2012-12-15 00:00:00.0
  • 成都市政府代表团一行访问华大 赞华大科研成果遍地开花
    2012年12月14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向世勇带队,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陈赋、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冯秀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冷知用、双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易恩弟等人组成的成都市政府代表团一行访问华大基因。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和助理院长、华中、西北片区第一负责人杨爽等热情接待了来宾。 在华大基因展厅,杨爽为来宾介绍了华大基因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医学健康及农业分子育种产业应用,以及华大在社会责任与民生项目上所做的一些工作。重点介绍了基因组新技术如何服务民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 座谈中,双方就华大基因在成都发展的设想作了探讨和交流。汪建院长提出,华大与成都的合作可以参照天津模式,利用最小资源投入,在最大的政策支持下,带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动最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取得最大的民生和社会效应。他还指出,生命科学研究方面成都有其独特优势,包括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罕见的遗传资源等,这些都是在相关方面开展高水平合作的良好条件。 随后,向世勇副秘书长表达了对华大基因在科研和产业发展上取得成绩的钦佩,并邀请汪建院长参加18日成都党政代表团在深圳举办的投资说明会,以便与市长在民生工程等方面的合作做进一步交流。
    2012-12-14 00:00:00.0
  • 首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在深隆重开幕
    2012年12月13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以及华大基因共同主办的“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开幕。本次展会以“生物产业链上的高成长机会”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以生物基因资源为源头、以生物科技创新为牵引,贯穿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创新到产业发展的生物领域全新思路,最终实现国民健康、农业生产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全面提升。本次展会部分主要展示了生物科研与产业应用贯穿的产业链发展新思路,共有国内外近百家国际一流、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企业及机构参展;在论坛部分,约有国内外20多位生物领域的顶级专家给公众带来了生物科技创新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3日上午,大会隆重开幕。开幕式由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主持,由深圳副市长唐杰正式宣布大会开幕。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席、中科院院士杨焕明教授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彭玉分别致开幕词。杨焕明院士向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观众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道,“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我们将还在黑暗中徘徊。现在正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相信这次会议,不仅能提供交流与展示,更是寻求合作机会的好时机。”彭玉理事长向展会开幕表示衷心祝贺,并表示这次展会的举办对国际国内生物科学与生物产业界提供了一个充分合作展示的平台,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以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王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以及有关省市、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委会成员单位、参展企业的负责人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上午十点,在华大基因助理院长、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张勇的主持下,以“大数据、大科学技术突破引发的新兴生物产业机遇”为主题的论坛正式开始,来自各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从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基因组技术及信息技术、云计算和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近年来新兴技术尤其是基因组学领域的新技术给生命科学带来的史无前例的突破,以及这些新技术所开创的一系列新的生物产业机遇。 汪建院长给大家带来了“大目标、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的精彩演讲。他提出了生物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未来生物经济发展中的突破口。他指出:“在当前大科学与大数据研究趋势下,大的平台、大的资源、大的国际合作是实现大目标的基本条件。”他还强调,大数据与大科学是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点,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多学科跨组学的研究,以实现从中心法则到健康相关的全景图及新生物经济及新农业发展。他表示:“要解决当前生命科学的问题,需要从时空状态对生老病死进行解读,这就需要大数据,这种大数据揭示的就是大科学,这种大科学就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产业。” 英国爱丁堡大学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克隆之父Ian Wilmut教授向大家讲述了再生医学的新机遇。他指出个性化细胞治疗难以实现,但是细胞库的建立将对免疫配型非常有用。Wilmut教授分享了他在进行“多利羊”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他表示,“成体干细胞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但是卵母细胞具有潜在分化各种功能基因的能力”。他还表示希望将来细胞命运的改变能够常规化,其程序能够得以简化并且更加精确。 Genome 10K计划发起人Stephen J.O’Brien介绍了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测序计划(G10K)的相关情况。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杜布赞斯基的一句话“若无进化之光,生物学则毫无意义”。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物种的基因组被解读成为可能,也使得建立数字化生命树成为可能。他介绍了Genome 10K的目标和职责、测序样本选择的标准以及全基因组测序的标准等,并详细讲述了Genome 10K所完成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物种测序及成果,以及组装和注释解决途径。 华大基因助理院长、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张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基因库的基本情况,并讲述了应该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信息。他表示:“生命科学已进入大科学、大数据时代,基因资源是源头。如何去储存这些资源,为未来研究的使用提供基础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国家基因库在2011年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并得到卫生部、工信部和财政部的支持,由生物资源库、生物信息、联盟网络三部分组成,实现打造以基因资源为源头,以生物科技创新为牵引、贯穿科学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全面发展的思路。 信息技术将为生物科技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以更好的支撑生命科学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超级计算以及云计算的能力发挥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成为关键。国家超算中心主任刘光明向大家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国家超算中心的基本情况及超算资源如何在科学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进行应用;来自阿里云计算资深技术专家蔡华讲述了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以及阿里巴巴所进行的分布式云计算系统的构建。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院长朱岩梅教授站在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角度向大家进行了介绍技术革命以及生物经济时代的挑战。她指出,技术只决定可行性空间,而相应的政策法规,良好的经济环境,充分的地区或者国际性的合作,才能为生物经济带来突破性的发展,从生物经济中获益,实现时代性颠覆。 在本次会议的展区部分,共设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产业”和“投资融业”四大板块,其中生物产业板块又划分为人类健康、生物农业和资源环境三个专区。华大基因在此次展会中展示了华大健康、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华大农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同时还展出了国家基因库的规划和最新进展。华大基因还在活动区开展了“基因达人”的互动环节。通过科普性的互动游戏,让公众对基因与健康的关系有更为直观与深刻的认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受到诸多参会者的好评。唐杰副市长及相关陪同人员参观了华大基因展位,并鼓励华大基因再接再厉,以在未来能获得更多突破。 在接下来的两天,论坛将分别围绕“新组学技术体系下的农业经济”以及“医药健康领域的基因产业链”两个主题展开。来自中外各地的专家学者将向大家介绍基因工程育种、基因组新时代的大豆遗传学研究、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基因组学技术对动植物分子育种的影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BioBank、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癌症基因组测序与药物开发等。
    2012-12-14 00:00:00.0
  • IDT国际销售部高级副总裁Mark T. Campbell一行来访华大 双方共同探讨未来合作与发展
    2012年12月11日,IDT(全称“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国际销售部高级副总裁Mark T. Campbell,J.D、首席科学家Mark Behlke、销售渠道经理Janice Koh、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丁武成一行来访华大。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首席科学家刘斯奇,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尹烨、华大基因欧洲片区首席运营官胡劲之等予以热情接待。 在华大基因展厅,来宾详细了解了华大基因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技术体系、产业突破之健康服务、社会责任、人才教育与培养等方面内容。在健康服务展板前,刘斯奇向来宾介绍了基因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应用。IDT的代表们表示华大基因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感叹和敬佩的,尤其是华大基因在民生问题和服务民生所做的贡献令他们感到震撼。 座谈中,Mark Behlke介绍了IDT的发展历史、任务目标、关键运营统计,重要产业链及其他相关信息。IDT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一直专注于产品的质量,工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降低产品价格,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优质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 最后,IDT和华大基因在致力于降低服务价格,努力打造更高效更精确的检测上意见达成一致,并热切期盼与华大基因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交流。
    2012-12-13 00:00:00.0
  •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一行调研华大 双方共同探讨合作意向
    2012年12月11日,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兼理事长祖玉琴、深圳市残联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黎颖强、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主任王坚等相关领导莅临华大基因参观调研,华大基因华南片区第一负责人彭智宇、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张晓平等予以热情接待。 在彭智宇等人的讲解下,祖玉琴理事长一行详细了解了华大基因科学发展道路和成果、社会责任与民生项目、人才培养等内容,包括华大基因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技术体系、国家基因库、健康服务等方面的科技突破及应用成果。在随后的参观中,来宾参观了测序平台和健康实验室,对华大基因大平台、大数据的模式和在生育健康、临床检查方面的成果表示赞叹。 座谈会上,华大基因向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目前华大基因健康项目的开展情况。祖玉琴理事长首先肯定了华大基因取得的各项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对社会民生作出的贡献,并详细询问了耳聋基因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黎颖强主任指出,深圳市每年新生儿达20万,六类残疾的发病率在8.45‰左右。父母的婚前孕前指导防止残疾儿出生,新生儿残疾的早期筛查、干预治疗等措施对于残疾儿本身、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幸福指数的提升都功不可没。深圳市残联特别希望把华大基因的先进技术和残联的工作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寻求良好切入点,在例如新生儿疑似残疾病例的筛查、残疾人自身的生育指导、生育残疾人家庭的父母及亲属的生育指导、自闭症、脑瘫的研究、残疾人遗传因素病因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深圳市残联还建议华大到残联相关机构实地调研,寻找适宜的合作方向,同时提出实际开展的检测服务最好是有后续的治疗和干预手段。
    2012-12-12 00:00:00.0
  • “中国梦”健康产业基金与“中国梦”主题电影座谈会深圳举行
    12月12日上午,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中国梦”健康产业基金与“中国梦”主题电影座谈会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总部举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孙照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王旭,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任孙万松,中国人才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庄亮,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等出席了座谈会。 据了解,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电影与“中国梦”健康产业基金响应总书记号召,系统反映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的历程和未来梦想,将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产业报国、民族复兴的梦想实践中。 项目受到了中央组织部、国家商务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央戏剧学院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中国梦”电影主要描述了深圳华大基因参与“全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创新创业历程,反映了中国新时代青年人才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塑造了青年科学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不舍昼夜、只争朝夕的光辉形象。该片主创由华表奖导演杨真和华表奖影帝果静林、高明等担当,中央戏剧学院常莉教授和李娜老师担任艺术总监和艺术策划。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梦”健康产业基金是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深圳华大基因共同发起成立的基金平台,将支持国内生物产业发展,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引进国外优秀智力成果,推动优秀生物企业和人才赴海外发展、同时将支持生物健康产业的双向投资合作及国际人才交流。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谈了各自的体会和认识,并表达了将在各自领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烈愿望。 庄亮秘书长介绍“中国梦”产业基金与“中国梦”主题电影项目进展,他指出,十八大结束以后,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总体的梦想,所以“中国梦”系列电影充分反映了中国时代的特征,反映了普通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需求,紧扣时代主题;同时,在生物产业、健康产业方面需要把产业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紧密地结合,探讨如何通过华大基因这样一个领头机构带动中国健康产业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中国梦”主题电影制片主任徐蔚介绍,目前影片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计划于明年1月份完成影片全部制作。中央戏剧学院常莉教授看完电影粗剪后评价该电影是她十年中看过最感动、最激动的电影,也是非常励志的影片。与会嘉宾和领导都表示对影片的期望。随后,在“中国梦”基金签约仪式上,马文普主任、孙万松主任与汪建院长分别代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商务部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约。 座谈中,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讲话中指出,“中国梦”电影从创意到拍成也是紧扣时代的变革、时代前沿;“中国梦”的实现最终靠人才,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也是经国务院特别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的全球性基金会,目标是支持留学报国,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做贡献;孙照华副局长寄语希望“中国梦”电影能早日上映,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来为实现中国梦,为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王旭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电影的推出是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使命、力量和信念,也展示了中国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氛围;郭永航书记代表盐田区委区政府祝贺“中国梦”电影拍摄完成,同时祝贺签约仪式取得圆满成功,他认为,“中国梦”通过剖析华大基因的典型,展示了在祖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团队,华大基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不仅是科技界精神的宝贵财富,也是深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汪建院长随后通过几个生动的故事介绍了华大基因科技产业人才发展情况,孙万松主任最后总结说,华大基因是中国的形象代表,是国家生物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华大基因年轻人的精神,一个是“三大”,大目标、大科学和大产业;第二是“四不”,不饿、不病、不傻、不差钱,这是中国梦的具体化,这“四不”可以说是华大基因的梦想,也代表了国家的梦想。 另据华大基因相关负责人透露,围绕生物产业经济主题,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简称“深圳生物展”)将于12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该活动以生物基因资源为源头,以生物科技创新为牵引,贯穿科学技术研究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思路;将搭建生物科学的年度思想盛宴、生物技术的转化交易中心、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平台,促进生物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推动中国生物产业发展,促进国际生物技术交流与合作,将成为深圳的年度盛事。
    2012-12-12 00:00:00.0
  • 华大基因回访特区建发集团 就国际低碳城合作相关事宜达成共识
    2012年12月10日下午,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率执行院长王俊、执行副总裁黄胜全、行政院长龙岳华、副院长张耕耘、基地建设中心主任李友谊等对特区建发集团进行了回访,双方就合作开展国际低碳城项目以及国际医学健康城项目进行座谈。特区建发集团董事长李冰、集团总经理熊佩锦、副总经理梁猛、徐松明等出席此次座谈。 李冰董事长首先表示,前不久参观华大,对基因组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在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等方向与华大基因合作。随后,熊佩锦总经理与徐松明副总经理分别就特区建发集团情况及低碳城运作模式、项目内容、理念等做了进一步介绍,希望低碳城的合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希望华大基因在低碳产业、国际化方向及其他方向开展相关合作。 汪建院长一一回应,他提出打造立体农业的示范区,希望生态农业系统能形成孵化大型产业,这也符合新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另外,汪建院长提出国家医学健康城的概念,希望把医学研究的成果更多转化,使更多人受益。
    2012-12-11 00:00:00.0
  • 捷克共和国代表团来访 了解创新发展
    2012年12月7日,在捷克共和国科学、发展与创新总局首届副主席Miroslava Kopicova女士的带领下,捷克共和国代表团访问了华大基因。华大基因院长汪建及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尹烨对其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 欧洲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胡劲之带领捷克共和国代表团参观了华大基因。参观结束后,汪建教授和代表团进行了热情的会谈,共同讨论了华大基因与捷克共和国未来的合作问题。Miroslava Kopicova女士向汪建教授转达了捷克共和国总理合作的愿望,期待能够与华大基因在各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2012-12-10 00:00:00.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殷鸿福一行访问华大 探讨地质生物学领域合作相关事宜
    2012年12月8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殷鸿福院士率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童金南、常务副主任胡圣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院长马腾、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副院长祁士华、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红梅、卢宗盛、胡超涵、颜佳新、研究员单华生、殷茵、深圳研究院主任詹必万一行来访华大基因。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华大基因学院办公室主任杨东声、华大基因战略规划委员会靳大卫等热情接待了来宾。 来宾参观了华大展厅,详细了解了华大基因的成长历程、技术成果、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医学健康临床应用等,重点了解了古生物基因组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情况。 随后,汪建院长等与来宾就现有生物科学模式、地质生物学与基因组研究相结合等进行了学术探讨。另外,双方在人才队伍建设,运作模式等方面分享了经验。 座谈结束后,来宾相继参观了华大分子育种平台实验室、测序平台实验室、蛋白质谱平台、信息平台等。
    2012-12-08 00:00:00.0
<前页1...66676869707172...194后页>